未來市場需求將達數萬億元 休閑食品已經成為食業新藍海
發布時間:
2019-06-14
休閑食品,即人們在休息、閑暇時食用的一類方便即食食品,是非正餐即食食品的統稱。以天然、營養、健康、方便、多樣為主流的中國休閑食品產業發展,正步入新時代。
休閑食品,即人們在休息、閑暇時食用的一類方便即食食品,是非正餐即食食品的統稱。以天然、營養、健康、方便、多樣為主流的中國休閑食品產業發展,正步入新時代。日前,第六屆中國休閑食品產業發展大會在廣西南寧舉辦。大會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閑食品加工技術分會、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果蔬食品制造與營養科學團隊等單位共同主辦。
此次會議以“創新營養健康休閑、產學研促扶貧攻堅”為主題,倡導“共聯、共創、共享、共贏”的理念。來自全國各地70余家科研院所和60余家企業的300多名代表參會。20余名專家學者多維度地對休閑食品產業現狀進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發展思路和實現路徑;近20家企業負責人進行了休閑食品產業創新發展經驗分享和新型休閑食品加工技術、裝備與產品推介;9家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和12家休閑食品加工企業現場簽約,實現了產學研緊密合作。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休閑食品產業將呈現市場持續擴大、中高端市場需求旺盛、地域優勢繼續凸顯、企業優勢品牌日益壯大、中低端市場逐步減少、工業化和標準化進一步推進等趨勢。建立產業優勢、補足行業短板、抓住發展機遇,才能助力行業持續快速穩定發展。
大有可為
行業處在發展風口
休閑食品受到越來越多不同年齡人群的喜愛,正成為消費者生活中的一種消費“新食尚”。與會專家表示,我國休閑食品行業是一個正處于快速增長期、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朝陽產業,未來市場需求將達數萬億元,是食品工業中的一片新藍海。
據悉,我國休閑食品產業近年來發展快速,近10年全國休閑食品行業銷售復合增長率在15%以上,近3年超過20%,遠高于食品行業6.5%的平均增速。以2018年上半年休閑食品行業的增速分析,預計到2020年底,產值或將達到3萬億元,將占食品工業總產值的1/5到1/4,在食品工業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閑食品加工技術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畢金峰研究員預判,在現有的增長基礎上,休閑食品產業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畢金峰解釋說:“目前,我國休閑食品消費量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消費差距達100倍以上。這意味著我國休閑食品的發展空間巨大。但近年來我國休閑食品發展加快。以國內3個品牌為例:周黑鴨2018年度營收15.97億元,已經覆蓋中國16個省份及直轄市內78個城市;絕味食品總門店數量相比年初新增406家;三只松鼠計劃2019年營收突破100億。”
政策給力
明確產業發展精準定位
為進一步促進我國農產品和食品加工業健康快速發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中提出“支持大中城市郊區重點發展主食、方便食品、休閑食品和凈菜加工,形成產業園區和集聚帶。”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大力發展方便食品、休閑食品、速凍食品、馬鈴薯主食產品”。這些文件的出臺,標志著國家對休閑食品產業發展的準確定位、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廣西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孫健認為,人們的食品消費模式正逐漸從生存型向享受型轉變,消費者對休閑食品的需求也從過去純粹追求口感逐步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同時,國家連續出臺的一系列擴大消費和支持休閑食品產業的政策措施,鼓勵對休閑食品企業進行改革和升級,建立開放、規范、誠信、安全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實現了進一步推動休閑食品行業規模的持續增長。
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廣西工業支柱產業之一。廣西農業農村廳農產品加工處處長陳振華介紹了廣西優勢特色農產品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現狀。他表示,廣西通過持續深入推進現代特色農業品種品質品牌“10+3”產業提升行動,打造了一批全國領先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多個特色農業產業排名全國前列。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為廣西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原料保障。2018年上半年,廣西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約2500億元,同比增加8%左右。
“休閑食品產業作為農產品加工業的一個重要分支,也迎來了產業快速發展的黃金期。截至2017年,廣西食品工業企業數834家,主營業務收入3545.5億元,各類產品特色明顯,產量持續增長。其中,休閑食品類中餅干類年產0.6萬噸,增長24.8%;蜜餞類年產8.7萬噸,增長12.9%;罐頭類年產56萬噸,增長9.8%;堅果類年產29.2萬噸,增長59.8%。代表性產品系列有糕酥餅、糯米餅、果脯、冷凍蔬菜干、水果罐頭、豬肉干、牛巴、魚片等。”陳振華介紹說。
構建優勢
產業發展要保持東方食品特征
悠久的歷史,為我國休閑食品產業發展積淀了獨殊的優勢。文獻記載顯示,果脯蜜餞生產食用已達2000多年、新疆制作食用葡萄干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瓜子的食用歷史也有600多年。把地域性的區位資源差異化優勢和特色,做成具有廣泛接受度的流通產品,將是此類傳統特色產品得以保留、傳承和發展的方向。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副理事長潘迎捷在會上表示,不斷注重產品的特色化、本地化、精致化、高端化和品牌化非常重要。潘迎捷認為,中國休閑食品產業快速發展,首先要保持東方食品的特征,一定要有區別于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原創性東西,能體現傳統中華飲食文化精髓;其次,要在天然、營養、健康、口味和多樣上下功夫;第三,要和當地的旅游、文化、資源和品牌相結合;最后是要不斷創新,包括理論、技術、裝備、產品、模式、渠道和跨界等方面的創新。
雖然我國的休閑食品市場規模增速明顯,但產業也還存在一些短板,比如企業雖多但個體規模較小、對于品牌的意識不強烈、市場競爭力弱等。那么如何破解休閑產業面臨的難題呢?樹立品牌意識是休閑食品企業成功的關鍵;特色和差異化是休閑食品企業發展的重點;營養健康是休閑食品產業發展的主流方向。
畢金峰在發言中表示,縱觀休閑食品行業,外資品牌依然很大程度地占據著中國休閑食品市場。“有數據顯示,銷量前10名的品牌當中,旺旺和徐福記是臺資品牌,占20%;達能、上好佳、好麗友、卡夫、德芙、箭牌為外資品牌,占50%;嘉士利、喜之郎是國內品牌,占20%。”不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樹立了較強的品牌意識,我國已培育出了可比克、福馬、雅客、蠟筆小新、喜之郎、洽洽、來伊份、金絲猴等眾多知名品牌。
“糖果、蜜餞、膨化、谷物休閑食品起步最早、發展最成熟,具有強勢品牌影響力。”畢金峰如是說。在特色和差異化發面,畢金峰認為,許多企業自主創新意識淡薄,缺乏從事食品研發的科技人才,沒有研發能力或研發能力極低,不走“產學研”結合的路子,在生產技術和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存在弱勢,導致初級加工產品多,配方簡單,工藝落后,中小型企業跟蹤模仿大企業產品和品牌,同質化現象嚴重,一些低端產品仍存在激烈的價格競爭。
營養健康已然成為休閑食品甚至整個食品產業發展的主流方向,畢金峰表示,休閑食品已經逐漸向風味型、營養型、享受型、功能型和健康型等方向轉化,但產品的營養健康依然有待加強。“以果蔬休閑食品為例,具有低糖類、低脂肪、低鹽、低熱量等特點的果蔬休閑食品將會受到市場好評和消費者歡迎。發展高蛋白、高纖維素、高維生素的有益于消費者健康和安全的果蔬休閑食品是全社會的愿望。這就決定了健康、營養、安全是休閑食品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畢金峰說。
關鍵詞:
下一頁
下一頁:
8月25日,由山東省臨沂市人民政府主辦,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食品工業協會、山東格益國際會展有限公司承辦的食品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臨沂舉行,食品界大咖臨沂論劍,共同探討食品產業的創新發展路徑和對策。
2023-05-31

當前,堅果炒貨行業正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中國堅果消費現狀及趨勢》指出,去年我國休閑食品市場規模已達4849億元,堅果炒貨占比整個休閑食品市場的23%。市場研究咨詢公司英敏特預測,未來三年內堅果瓜子類零食銷售額將保持10.7%的年均復合增長率,2020年有望達3456億元。
2023-05-31

休閑食品,即人們在休息、閑暇時食用的一類方便即食食品,是非正餐即食食品的統稱。以天然、營養、健康、方便、多樣為主流的中國休閑食品產業發展,正步入新時代。
2023-05-31
